千寻位置的能力超出很多人的想象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千寻位置 待遇 千寻位置的能力超出很多人的想象

千寻位置的能力超出很多人的想象

2023-08-05 21:1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可快速关注我们

本文内容摘自《中国测绘》2020年第1期

2019年10月18日,千寻位置网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千寻位置)宣布完成10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公司估值超过130亿元人民币,同时宣布全面升级公司战略,从“精准位置服务平台”升级为“时空智能基础设施”,开启时空智能新赛道。

在2019年这样的资本市场寒冬,千寻位置为什么能拿到10亿融资?

仅仅不到一个月,11月13日,千寻位置正式发布内部代号为“潜龙”的新一代时空服务器,作为国家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全国一张网”的建设和运营方,千寻位置计划在2020年上半年完成对其全国所有北斗地基增强站服务器的替换。目前,千寻位置已经在全球拥有2500多座北斗地基增强站。

千寻位置CEO陈金培

即便在这样的发展之下,在不久之前的采访中,千寻位置网络有限公司CEO陈金培在上海对记者说,公司成立初期,这个项目一度不被看好,多数理由是“技术含量太高,盘子多大不确定”(《千寻位置A轮10亿融资背后的谋略和谨慎》)。

“伽利略卫星失守6天,千寻位置48小时火速上线‘方舟计划’”

“L4级重卡,自动行驶、自主停车统统没问题”

“《基于卫星地基增强的车辆定位技术要求》标准正式列入CSAE标准研制计划”

“我们为什么能同时服务4亿用户?”

“千寻‘未来之城’获’2019中国智慧城市十大创新案例’荣誉”

……

由其官方近期发布来看,最初不被看好的理由似乎已不那么充分。

回顾千寻位置四年发展历程,今年的成绩并不能用“弯道超车”来形容。

2015年,千寻位置由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和阿里巴巴集团共同发起成立,注册资本20亿元,各占股50%。彼时,公司致力“通过北斗地基一张网的整合与建设,构建位置服务云平台,以满足国家、行业、大众市场对精准位置服务的需求”。

2016年,其位置产品集中于高精度定位服务,包括千寻跬步、千寻知寸等。其解决方案则集中于位置服务下的农业、变形监测、车辆监控管理等。

2017年千寻周年之际显示千寻位置意在打造“全球领先的精准位置服务公司”,除位置产品系列不断完善,千寻位置与无人机、汽车公司、大众消费、地图等企业不断开展合作。2017年末,千寻位置所研发的加速定位服务产品千寻立见(FindNow)用户数量突破1亿。

2018年年初,陈金培提出“基础设施的赋能才是物联网向前跨越式发展的动力来源”。千寻位置宣布,“千寻位置厘米级定位服务年底将覆盖全国”,智能驾驶、未来之城、高精地图等业务已初现雏形。

2019年,千寻位置全球用户规模已经超过3.9亿。今天每4台中国出产的手机里,就有1台使用千寻位置提供加速定位服务。由千寻位置在主要解决方案以及技术、设备上所取得的突破可以看到,其最初构建的位置服务场景已经清晰明朗,前景也充满希望。

千寻位置的愿景是成为万物智能时代新时空基础设施,能够“将精准时空服务做成像水、电、煤一样的公共服务,触手可及、随需所用、更低成本”。整个服务流程由“北斗导航系统+北斗地基增强系统+互联网+传感器+计算智能”组成,也就是基于北斗卫星系统基础定位数据,利用自主研发的定位算法,通过互联网技术进行大数据运算,为遍布全国的用户提供精准定位及延展服务。

“当时为什么会做?因为那时候我们有一个基本的判断,随着互联网普及,又有云计算基础设施之后,物理世界的数字化会变成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一个房子,一个汽车,一个人,一台手机,所有产生的数据,都可以打上时间跟空间的标签。但当时,做这个事情基本上有两类,一类就是做卫星导航的,比如高德地图、百度地图,但是精准度不够。另外一波就是做测量测绘的,那个精度很高。我们就把这两个东西整合起来,变成一个技术平台,用互联网和我们积累的云计算、AI能力,把这两个东西融合到一起,变成统一的平台。”陈金培向《中国测绘杂志》记者回忆道。

目前,千寻位置的主要产品方案以及解决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在智能驾驶领域,千寻位置主攻“车路协同”。已有多款集成千寻位置高精定位服务的车型上市销售。与千寻位置CEO陈金培上汽联手打造的荣威MarvelX,已实现“人工智能代主泊车”。目前,千寻位置已为上汽集团、福特汽车、广汽集团等40余家整车厂商和零部件供应商提供了高精度定位解决方案。

在行业升级上,主要推进无人机电力巡检、智慧风能定位、植保无人机精准作业等专业解决方案的技术提升与应用推广。其中,摄像头精准时空标签解决方案,做到了摄像镜头提供的数据具有时空信息,为“城市大脑”配置了一双眼睛,只需将千寻位置的北斗高精度定位模块植入城市交通系统摄像头即可实现。目前,德清已完成500路摄像头的升级,全国内可升级的摄像头数量约为3亿路。

公共服务则包括共享汽车高精度解决方案、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高铁线路及桥梁位移监测等解决方案。其公安专网加速定位解决方案实现了用户报警后,110平台出发手机紧急定位,3秒定位,米级定位精度。

在大众消费领域上,主要含有儿童智能手表精度解决方案、手机高精度定位、道路安全物联网终端等解决方案。颇具特色的尝试是为道路施工提供安全信息采集的安全锥桶,智慧锥桶自动采集道路占道施工、封闭等信息,通过高德地图App引导车主提前躲避施工路段或减速慢行,提升公众出行效率和安全水平,缓解交通拥堵。

以上种种服务与解决方案可集合于智能城市。与各大探智能城市的企业做出的探索不同,为实现千寻位置未来之城的构建,千寻位置立足于计算网、时空网与互联网的三网合一。千寻位置构建了统一维度的“时空基础平台”,负责时空数据的获取。同时,千寻位置还建立起“时空大数据平台”,负责海量数据存储和融合。目前,千寻位置“未来之城”整体解决方案已经在浙江德清、重庆长寿、安徽铜陵等地开展实践,整个德清主城区拥有亚米级高精地图。

2019年10月22日,C-V2X“四跨”互联互通应用示范活动,现场31辆车辆搭载千寻位置智能驾驶专有服务FindAUTO

千寻位置产品是不断完善丰富的Find系列产品,满足高精度定位服务需求。其中不得不说填补了中国卫星导航加速定位技术空白的千寻位置加速定位服务产品(FindNow),目前覆盖220个国家和地区。此前,国内用户如果使用卫星辅助定位服务,基本都是基于国外服务器的GPS或GLONASS数据,这意味国内用户每使用一次定位服务,都会访问一次国外服务器,我国大量位置数据也流失到了海外。使用FindNow,可以把国家的基础位置数据留在国人手里。

以上服务与技术,是千寻位置的“云、图、端”全链路战略的具体体现。

在云技术方面,千寻位置最新成果是潜龙服务器。潜龙历时两年完成自主研发和设计,其发布意味着千寻位置的云基础技术能力正式开放,让时空智能加速赋能更多行业。除了满足自用需求外,千寻位置计划将“潜龙”时空服务器开放给有一定自组网、自服务要求的战略性行业客户,帮助电网、铁路等战略性行业客户建设专有时空云平台,确保数据安全。

相比传统卫星导航增强基准站设备,“潜龙”时空服务器的体积不到其四分之一,“潜龙”时空服务器摒弃传统架构,基站单站可用率优于99.9%,链路可靠性优于99.9%,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可超过30万小时。在解决常见问题的同时,它还在数据存储于传输能力上有所提升。

另一个重点是“图”。随着时空能力从米级升级到厘米级,各种细分领域的地图需求显现出来。过去两年时间里,千寻位置为中国各类图商,处理了超过500万公里的高精度地图数据。其意义在于千寻能够把定位和图的基准统一,让机器人真正开展自主决策。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图会变成重要的应用平台,千寻位置则会与GIS领域的合作伙伴一起构建图的平台。

在“端”领域,2019年,千寻位置与ST(意法半导体)一起发布了双频厘米级车规级定位模组。将来千寻还将把算法能力、AI能力以及更多传感器的能力融入到此类模组中,用云、图、端一体的时空能力构建在各行各业广泛可用的基础设施。由千寻位置已提供的公共服务与大众消费服务不难发现,新的智能终端已经出现,可以想象,大量新的智能终端还将继续涌现。

由其“潜龙”服务器的名字以及公司战略升级,似乎能看出千寻位置对自身发展的或者现阶段的一种定位。已走过最初的慎守之期,审慎而行。现在进入中正之期,大步前行,笃实志坚。第三个时期,攸往之期,也就是长久圆满,万事亨通,似乎在不远的前方招手。

在此前的采访中,面对“真正意义上的竞争对手与是否有可对比性”这样的问题,陈金培做出了以下回答:“这就是我说的创新。千寻位置第一天开始做的时候,没有可以对标的公司……所以,一个新的技术,尤其是基础设施技术,我们把它叫做平台型重大创新,这样的创新没有五年八年时间,你是不会获得广泛认同的。我觉得,接受‘时空智能’作为基础设施,可能还需要3-5年。”(《千寻位置CEO陈金培:闯进“北斗”无人区,最大的对手是谁?》)

千寻位置四年实现的成绩,在未来三五年内,是否会出现新的强劲竞争对手?可以肯定的是,已经建立起几千座卫星导航增强基准站的各省份,建有自家品牌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的传统地理信息厂商,他们的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将不仅集中于常规测绘、精准农业,位置服务也将会是他们加大基站应用的一个方面。千寻位置的探索、发展,无疑提供了一种具有启发意义的更广阔的思路,当然,它更是以不可预料的、强大的力量冲破了原本偏安一隅的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壁垒,地理信息行业的应对之姿与举措会是什么?此后又能够产生哪些新技术、新产品、新变化?更何况,还有已经拥有大量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的单位以及即将介入这个领域的企业,未来竞争的激烈可想而知。无论是哪种方式,可以预料的事情是:北斗将更为广泛、全面、深入地进入到公众的生活中。

“B市场(企业市场)上的巨头生态和千寻位置生态其实有重合也有不同,平台巨头的生态主要是软件生态,千寻位置生态主要是硬件生态”,他认为在具体的战场上,谁能为客户带来切身价值、创造未来价值才是关键,同时,他还坚信“商业场景需要去尝试和碰撞,但网络、平台和能力已经准备好了”(《千寻位置A轮10亿融资背后的谋略和谨慎》)。

记者:自2015年成立,短短四年内建设了约2500个北斗地基增强系统,4亿用户,将近7000万日活。在地理信息领域已有大量基站的情况下,干寻是如何实现以上成绩的?在技术、管理等方面有哪些突破?

陈金培:基准站的建设,取决于你一开始想做什么。原来全国各省已经建立一定数量的基准站,主要为测绘行业服务。千寻成立第一天就确定了我们的目标用户是海量、高并发、高计算能力的汽车、手机、无人机等众多终端使用者,所以千寻建设的地基增强站的应用和测绘领域的基准站应用有着明显区别。

第一,千寻对地基增强站的可靠性、连续性、安全性要求非常高。比如一辆正在使用的智能驾驶汽车,位置服务停掉了20分钟,这是不可接受的。千寻地基增强站对于接入用户的并发能力要求也非常高,测绘行业建站后主要解决地域工作需求,而千寻则是服务于大规模用户,最开始,千寻在全国范围内统一部署建站,采取全国统一的网络。

第二,我们最初对整套系统的设计就是分布式互联网系统,以前基站的软件能够调度、连接的基准站数量是有限的。对于千寻来说,地基增强站是我们整个的互联网服务平台上数据采集的站点,它就会和测绘领域基准站不一样,我们把千寻地基增强站里的核心设备叫作时空服务器。如果说基站更多的是一个感知设备,服务器则意意味着它有很多算法、可以完成很多处理。我们把边缘计算和云端的计算整合在一起,通过高速的专线协同工作。

在千寻的平台上,我们实现了终端、服务平台、地基增强站、卫星的闭环。以往,卫星信号传输到地面基准站,地面基准站传输到服务平台,再传输给终端用户,实现服务,这只是单向服务。现在,我们实现了双向。在进行以上过程的同时,终端用户的状态会被回传到我们的服务平台,服务平台的一部分数据也可以回传到基站,整个工作效率大大提升。互联网服务就意味着交互,终端的数据能够有所反馈。将来,终端数据如果能够反馈给卫星,将会形成一个全链流动的闭环。

最初,我们也使用传统测绘厂商的基准站,但是发现他们的基准站满足不了我们的需求。我们提出了一些要求,厂商也进行了更新,但是还是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因为他们不清楚我们这样做的意义、目的。我们想法就是所有数据要在全链路中流通,不断螺旋式上升提高。这也是我们研发自己的潜龙服务器的原因。

记者:基准站在测绘中的应用安全已经引起重视,千寻地基增强站应用于公共服务,应用更为广泛,其数据安全是如何保障的呢?

陈金培:这个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最开始就规划了两个部分的信息安全,一是地基增强站本身的数据保密工作。二是地基增强站观测到的数据,我们通过多种方法与措施保证数据安全。

一,所有数据通过专网进行回传,有些地基增强站的数据是通过公共网络传输的,这样传输的数据非常容易被入侵、拦截,千寻通过专网来保证传输的安全。这也是我们开发潜龙服务器的一个原因。千寻所有地基增强站观测到的数据会在潜龙服务器上进行加密,加密完成后上传到我们的平台进行解密。即便有人要拦截这个数据包,也无法解密。三,我们平台本身安全等级非常高,是金融级的安全。

我们播发给用户的数据,是经过处理之后的。对于用户的数据安全,我们参照欧洲的GDPR(《通用数据保护条例》)来进行管理,这就要求我们要有很高的自我要求。如何在互联网行业中保证数据安全,我们借助阿里20年的经验,有成熟的技术、流程和规范支撑,我们有整套的数据安全规范和白皮书,并且白皮书对用户公开。

记者:潜龙对千寻意味着什么?将来带来哪些改变?

陈金培:以前,中国企业的基准站技术、设备水平和国外有很大差距,也没有哪一家企业会采购几千台基准站,现在,千寻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大的地基增强站用户。在建设过程中,我们清楚了各国基准站建设的情况。千寻的算法团队成立之后,我提出要求,国际上最先进的公司已在此类算法上做了18年的工作,我要求是18个月要做到跟别人一样的水平。为什么有机会做到?这就要结合一些最新的技术,比如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技术。从设计到算法的架构,再到工程化的实施,这些和以前是完全不相同的。这也是今天新技术非常可怕的一点,因为它带来的打击是降维式的。潜龙是新技术集成产生的结果,是一种升级,产生了一种质变。

记者:北斗加速定位技术,对千寻有什么意义?

陈金培:北斗加速定位对我们意义非常重大。第一,用户定位体验的提升是非常明显的,效果立竿见影。第二,现在中国各类设备都能够联网,但并不是每个地方都有移动网络、且信号稳定及强弱情况不明,我们需要知道在这样大的国土面积上,各个地方的信号情况。提前知道某地区的信号情况,能避免因决策信息因未传达到而产生的危险。比如智能驾驶中,因为前方信号弱,无法继续进行自动驾驶,就需要提前提醒驾驶者接管汽车驾驶。第三,还是关乎数据安全问题,现在许多手机、汽车的加速定位服务由谷歌、苹果这样的公司提供,数据会大规模流失到海外。今天千寻做的这件事情,降低了信息不安全的隐患。千寻拥有的能力其实超过很多人的想象,千寻这些年的服务,好像只有一个结果,但是真正做好这些服务,需要非常多的能力。

记者:从开始的位置服务发展到现在的未来之城智能驾驶等业务,千寻之后的商业模式会有怎样的变化?

陈金培:我们主要的商业模式还是服务费用。从万物智能时代来讲,未来所有商品都会变成服务,商品即服务。从单一服务能力到云图端服务全链入的能力,我们都会将其转变为服务能力。我们会不断探索下去,客户更适应哪一种模式,我们的服务能更方便递送到客户手上,那就是我们采用的模式。

记者:主要的模式是根据市场与用户的需求来决定。

陈金培:对,千寻成立的使命不纯粹是为了去盈利,而是为了构建新的智能基础设施,去赋能经济社会更大的可能。对于我们来讲,用户用得好更关键,商业模式排在后面。

记者:据说千寻从2017年开始实现了300%的复合增长率?

陈金培:这只是一个结果。很多时候就是这样,专注于客户需求,不断做得更好,客户就愿意支付相应的费用。但是,如果每天都想如何把商业模式设计好,如何从更多客户身上赚钱,反而产品服务就没那么好。这是一种偏离,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记者:千寻的愿景是万物智能时代的新时空基础设施,实现这个愿景会有怎样的挑战?

陈金培:做基础设施有最幸运的地方,也有最不幸运的地方。最幸运的地方是什么呢?你把基础设施做得很好,别人就会愿意和你合作。做基础设施最不幸的地方是什么呢?因为离客户比较远,距离客户最近的是做应用、做具体产品的企业。如果那些服务最终用户的企业不使用你的基础设施,那你就什么也不是。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最大的挑战就是两个:

第一:要把基础能力做好,这其实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第二,要构建自己的生态体系,所谓生态体系,就是从最开始的基础设施到最外围的应用层,我们要与每个层级的企业联系,介绍千寻的新基础设施能够升级企业、升级产品,有巨大的红利,这也非常难。

任何一项新技术、新设备的产生都会对一部分企业产生冲击。那么,千寻的发展呢?

陈金培认为,千寻会对一部分测绘企业、从业人员产生一定冲击,而解决这种冲击的办法是在变化中找到新的定位,结合已有的技术实现升级,拥抱新的发展趋势。现在是测绘地理信息产业的春天,拥抱新需求,进行能力升级与迁移,实现新发展。就像发电站对于发电机的取代,传统实体经济融入电子商务中一样。

而千寻,希望能够做大家的朋友。这是采访最后,陈金培格外强调的。

文/本刊记者公海燕 图/千寻位置网络有限公司

声明:本文为《中国测绘》原创文章,授权合作请在本公众号留言,或致电:010-63881401。

《中国测绘》期待您的来稿

《中国测绘》

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变迁的

记录者、思考者、传播者

自然资源部主管

中国测绘学会主办

面向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全国性综合刊物

投稿信箱(只接受电子投稿):

[email protected]

《中国测绘》全年征订中,长按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可在线订阅

原标题:《千寻位置的能力超出很多人的想象》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